介绍
米克洛斯·杨索(Miklós Jancsó,1921年9月27日-2014年1月31日),匈牙利电影导演、编剧,生于匈牙利,毕业于布达佩斯戏剧与电影艺术大学导演系。其作品以运动长镜头美学著称,代表作为《红军与白军》《静默与呼喊》《红色赞美诗》等,曾获第2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。杨索1953年执导短片《普通的道路》,首次运用无剪辑长镜头记录游行场景。1965年凭借《我的归乡路》确立视觉风格,《无望的人们》次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。1967至1968年创作巅峰期,相继完成《红军与白军》(73分钟11个镜头)与《静默与呼喊》。1972年以《红色赞美诗》达到场面调度巅峰,获戛纳最佳导演奖。70年代转向歌舞剧创作,融合象征主义与历史反思。其作品通过流动长镜头展现战争批判与哲学思辨,被贝拉·塔尔称为“匈牙利最伟大的电影导演”。2014年逝世后,上海国际电影节曾举办其作品4K修复展映。
- 别 名
- 米克罗·杨秋,米克洛什·扬乔,扬乔·米克洛什,Mikos Jancso,Jancsó Miklós
- 出生日期
- 1921-09-27
- 出生地
- 匈牙利
- 逝世日期
- 2014-01-31
- 身 份
- 导演
- 性 别
- 男
- 国 籍
- 匈牙利
作品
(82部)奖项
(共5次获奖,19次提名)-
第32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匈牙利狂想曲》 1979
-
第31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匈牙利狂想曲》 1979
-
第28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厄勒克特拉,我的爱》 1974
-
第27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厄勒克特拉,我的爱》 1974
-
第25届-最佳导演《红色赞美诗》 1972
-
第25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红色赞美诗》 1972
-
第24届-最佳导演《红色赞美诗》 1972
-
第24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红色赞美诗》 1972
-
第21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红与白》 1967
-
第21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闪耀之风》 1969
-
第19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无望的人们》 1966
-
第47届-金狮奖-终身成就奖
-
第44届-Honorable Mention《怪物的季节》 1988
-
第44届-金狮奖(提名)《怪物的季节》 1988
-
第44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怪物的季节》 1988
-
第38届-金狮奖(提名)《暴君的心(薄伽丘在匈牙利)》 1981
-
第38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暴君的心(薄伽丘在匈牙利)》 1981
-
第29届-金狮奖(提名)《静默与呼喊》 1967
-
第29届-主竞赛单元(提名)《静默与呼喊》 1967
-
第36届-金熊奖-最佳影片(提名)《黎明》 1986
-
第6届-Best Film ——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(提名)《清唱剧》 1963
-
第15届-最佳导演《蓝色多瑙河圆舞曲》 1992
-
第16届-圣乔治金奖(提名)《耶稣基督的十二宫图》 1989
-
第32届-Crystal Globe(提名)《上帝在布达佩斯的灯塔》 1998 / 饰:Self